在使用旋挖钻机施工的时候,如何提高成孔的速度,降低钻齿损耗是行业同仁最为关心的问题。而在旋挖钻机的易损件中,钻齿是非常有代表性的,这篇非常详细的“如何降低旋挖钻机的钻齿损耗”,供行业同仁参考。
通过地质报告、实际钻进情况全面了解地质状况、地质类型、状态(密实程度)、粒径、粒径含量、风化级别、结构、矿物成分、强度、(kpa\mpa)等以及桩径、桩长。全面了解工程地质。
根据工程地质匹配主机型号、钻杆、套管等配置。机型应满足桩径、桩长的基本需求;根据地质强度匹配主机型号及钻杆类型(摩阻、机锁)建议大马拉小车(省齿)。
正确的施工工艺可以降低钻齿损耗。首先工艺应保证正常成孔,试想打一根塌一根能不废齿吗。泥岩(软岩)选择干成孔防止泥岩软化塞齿糊底;松散类密实地质泥浆静压工艺可润滑降阻;硬岩加注清水可给钻齿降温。
根据地质、地下水、桩径、施工工艺或分次成孔选择钻具类型及直径,好的定位导向、快速的切削破碎、进渣、溶渣、卸渣可缩短成孔时间,提升效率及成孔质量其实就是降低损耗的最好方法。
选择钻齿品牌,好的钻齿可提升钻进能力,耐磨损,降损耗。
根据地质类型、强度、钻斗类型选择钻齿类型及型号,可有效提升钻进能力及施工效率,并降低钻齿损耗。例如:30/50截齿合金头分为20mm合金和19mm合金,而c31截齿的齿体又分为33mm和38mm,合金12/15mm.
不同的钻齿类型及型号,以及不同钻具类型,其钻齿的间距都不同,根据上述因素匹配钻齿间距可消除盲区,让钻进形成连续性,降低钻齿损耗,上图的标注的尺寸(单位:mm)
箭头所指的两齿是从两组导向向齿过渡到钻齿组的第一齿,可以看到其间距及内倾角度。这主要的作用是保证连续性,钻齿切削连续,阻力连续,阻力低,钻进效率高,消除某单齿磨损异常现象。
钻齿由内而外的倾斜过渡,形成圆弧(上图金黄色曲线)连续性消除盲区,提升钻进能力,降低钻齿损耗。
同一个钻斗从两侧边齿往里数第二个齿可以明显看间距的差异,其作用为间距互补。左右两组钻齿缩小间距,消除盲区,提升破碎能力,降低钻齿损耗。
不同钻齿类型、型号以及不同的钻具类型其角度不同,钻齿角度决定齿尖接触方式(点、线、面)。合适的角度可以保护钻齿、降低损耗、提升钻进能力,钻齿角度合适最好,过大过小都有弊端。
改变切削顺序,由中心先导尖最先钻进,旁边锥齿依次跟进,由于内部已被先导尖钻空,因此锥齿便跟进扩孔,这样的钻进顺序可极大降低负荷,降低钻齿损耗。
裙边位于边齿后方,(拐角处为钻进最大阻力),裙边可提升钻进能力,降低边齿损耗。钻体直径影响着整体布齿性能特别是边齿及裙边。
根据不同地质、桩径及施工工艺,